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重申评茶计价办法和技术误差的意见

时间:2024-06-29 10:08:4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1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重申评茶计价办法和技术误差的意见

供销合作总社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重申评茶计价办法和技术误差的意见

1979年4月26日,供销合作总社

今年全国各类各级毛茶收购标准样进行了改革和价格作了调整以后,各地对这一工作贯彻比较认真,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对恢复茶叶品质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是,还有个别省,在评茶计价办法和验收技术误差掌握上超出全国的统一规定,这是不妥当的。现将各项规定重申如下:
一、我社一九七八年九月三十日(78)供销畜字第498号关于印发《茶叶收购标准样改革方案》的通知中第二条第三点规定:“评茶计价办法:内质外形并重,干湿兼看,分别定等,综合平均,如有半等者,按半等计价。例如:某茶综合平均为五等半,即按五等和六等的中间金额计价。”评茶计价办法是贯彻“对样评茶,按质论价,好茶好价,次茶次价”价格政策的具体做法,是促进提高产品质量,防止压级压价和放级放价的重要措施。
二、我社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一日(79)供销畜字第216号关于下达《茶叶调拨作价办法》的通知中第五条第二点规定:“验收品质技术误差,考虑到目前茶叶验收仍靠感观审评,在商业内部毛茶验收按各等级分批收购价计算,正负误差控制在百分之五以内。……规定技术误差,是为了解决收购中验级掌握不准,但不能视为放级放价依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如连续发生只低不高或只高不低者,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对超过允许负误差范围者,其超过部分应由调出方负担。”实行百分之五正负技术误差,是考虑到收购技术人员有时对样收购掌握不准,在商业内部调拨中交接验收时掌握。实行此办法的同时,废除原来实行的公差制。
收购评茶计价办法和交接验收技术误差,直接影响到国家规定的茶叶标准和价格政策的正确贯彻,对产品质量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各地务必严格按照以上规定执行,凡超出以上规定的地区,必须坚决纠正过来。
另外,其他有碍产品质量,降低收购标准的自行规定,也应认真加以纠正。


湖南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岳阳市域内洞庭湖综合治理的决议

湖南省岳阳市人大常委会


湖南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岳阳市域内洞庭湖综合治理的决议


  近年来,市人民政府全面启动岳阳市域内洞庭湖综合治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依然脆弱、人为污染和防洪压力依然存在。为加强岳阳市域内洞庭湖综合治理,实现“平安洞庭、生态洞庭、民生洞庭、和谐洞庭”的发展目标,特作如下决议: 一、强化综合治理的意识和责任。加强洞庭湖综合治理,既事关岳阳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维系健康长江和全国生态保护建设的大局。市人民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市人民支持、参与洞庭湖综合治理的意识。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专门负责洞庭湖综合治理的综合协调机构。要建立洞庭湖综合治理的投入机制,以项目建设为主体,统筹整合相关部门职能,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对洞庭湖实行统一有效的综合治理。 二、科学制定综合治理规划。市人民政府要科学制定洞庭湖综合治理规划,建立保障、监督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要积极争取将洞庭湖综合治理、保护与科学开发纳入全省和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建立洞庭湖综合治理项目库,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洞庭湖周边各县(市、区)和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全市的总体规划,制定、修订和完善本地、本部门的治理规划,以规划为指导,形成综合治理、合理利用的良好局面。

  三、全面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大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继续做好环湖地区治污减排工作,加强水质监测,对重点污染物、污染源进行限制、处理和改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切实加大渔政执法力度,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继续实施洞庭湖区春季禁渔制度,加大水生生物资源的人工投放力度,合理控制捕捞强度,保护、增殖洞庭湖渔业资源。加强洞庭湖湿地保护,维护洞庭湖区的生物多样性。切实规范洞庭湖流域河道砂石资源采挖秩序,加大对违法采砂行为的整治力度,做到有序开发、持续利用。

  四、加强防洪保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洞庭湖区薄弱堤防、病险涵闸治理工程建设,推进电力排涝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改造。加强汨罗江、新墙河、华容河、藕池河等河流疏浚,改善水流条件,增强行洪能力。

  五、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严格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扎实推进血防项目建设。继续做好上岸定居渔民解困工作,努力帮助上岸定居渔民解决就业培训、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子女就学等问题。

出口煤炭检验管理办法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第 18 号

现发布《出口煤炭检验管理办法》,自2000年3月1日起施行。

局长 李长江

二○○○年一月二十六日

出口煤炭检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出口煤炭的检验和监督管理,保证出口煤炭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的出口煤炭的检验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国家检验检疫局)主管全国出口煤炭的检验工作,国家检验检疫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分工分别对出口煤炭实施产地监管和口岸检验监管工作。

第四条 国家对出口煤炭实行出口质量许可制度。未取得出口质量许可的煤炭不得出口。



第二章 产地监督管理

第五条 出口煤炭生产企业应当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推行全面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出口煤炭质量。

第六条 出口煤炭生产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产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出口煤炭生产企业质量许可证的考核、发证和管理。

第七条 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煤炭生产企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内容包括:

(一) 对出口新煤种、煤质发生变化或新获质量许可的煤炭生产企业进行煤质检查;

(二) 对获得生产质量许可的煤炭生产企业进行年度审核;

(三) 收集和掌握所辖地区当月出口煤炭质量状况和发运计划等,并及时通知煤炭离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口岸检验检疫机构);

(四) 根据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反馈的情况对出口煤炭生产企业及时进行检查;

(五) 对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反馈的出口煤炭质量事故及时调查处理。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可暂扣或吊销有关企业的出口煤炭质量许可证:

(一)发生严重质量事故,国外客户反映强烈,造成退货、索赔或降价的;

(二)生产企业年度审核不合格的;

(三)煤质检查不合格,经整改后,仍然不合格的;

(四)涂改、冒用许可证发运出口煤炭的;

(五)拒不接受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管理,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



第三章 口岸检验和监督管理

第九条 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本口岸出口煤炭的检验和监督管理。

第十条 出口煤炭经营部门应当对集港出口煤炭进行质量验收。

第十一条 进入口岸堆场的出口煤炭应按煤种分别堆放,并设置明显标记,不得混堆。

第十二条 出口煤炭报检时,除提供外贸合同、信用证和发票等有关单证外,还应提供煤炭生产企业的出口质量许可证和经营部门出具的煤炭质量验收报告。出口混煤的,还应提供配煤方案、货物垛位和装载方式等资料。否则,检验检疫机构不予受理报检。

第十三条 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当以书面形式每月向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反馈出口煤炭质量状况,对出现的重大质量事故以及国外反映强烈的煤炭质量问题,及时会同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共同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 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每年进行一次出口煤炭质量分析,向国家检验检疫局报告,并抄送产地检验检疫机构,重大质量事故应及时报告。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五条 出口煤炭生产企业质量许可考核办法按照原国家商检局和原煤炭工业部发布的《出口煤炭质量许可证考核办法(试行)》执行。

第十六条 原车过轨(过境)的出口煤炭,实行产地检验、口岸查验的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出口焦炭的检验和监督管理按照出口矿产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检验检疫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0年3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商检局发布的《出口煤(焦)炭检验管理规定》同时废止。